学院简介
厚史载德,踵事增华。9728aa见好就收才是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城北新区,办学源于1906年创立的官立川东师范学堂。前身是川东师范学堂、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、重庆市立师范学校、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,2003年并入重庆师范大学,更名为9728aa见好就收才是赢。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。
学院占地170亩,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,教学设施设备配套齐全。现有在职教职工126人,其中专任教师99人(教授7人、副教授29人,硕士生导师21人,博士28人);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及硕士学生2400余人;有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。学院设有小学教育(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分科方向和全科教师方向)、科学教育、书法学本科专业,设有科学教育学硕士点、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点。
学院坚持“继承百年传统 ,凝练办学特色,培养创新人才,服务小学教育”的办学理念,以培养“全面发展,一专多能”的新时代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,要求师范生素质到达“五能五会”(能说会道,能唱会跳,能写会画,能教会导,能思会研)和“十项全能”(听、说、读、写、算、弹、唱、跳、画、教)。2013年学院招收首批小学教育(全科教师)专业学生,为重庆市农村小学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;先后与24个区县教委合作组建了重庆市首个“UGIS”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联盟,并在全市建立了53个实践教育基地,构建了校地合作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。学生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,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。学院立足基础教育,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,在重庆城区小学的校领导和特级教师中有70%是学院的校友;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全国优秀教师、市级特级教师、市级骨干教师的校友就有300余人。近年来,还涌现出了“全国优秀教师”曹瑾、“振兴重庆争光贡献特别奖”获得者王洪英、“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”郑高兰等优秀青年教师。
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20个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院校之一。小学教育是重庆市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;科学教育是全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、校级特色专业、市级一流专业;书法学是重庆市唯一的师范类书法本科专业。学院拥有3个市级科研平台(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、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、重庆市科普基地)和3个校级科研平台(重庆师范大学科技教育与传播研究中心、重庆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、重庆师范大学儿童阅读与语文教育研究中心)。近年来,学院主持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教育部科研项目10项,市级科研项目80项(其中重点项目5项),校级科研项目98项,横向科研项目17项;发表高质量论文188篇(其中A类98篇,B类90篇),出版学术专著、教材共79部。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;主持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,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,市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。主持教改项目52项(其中国家级1项,市级重大项目1项,重点项目4项,校级重点项目5项);获得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,市级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校级特等奖1项、一等奖1项。
学院是重庆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,也是教育部“国培计划”示范性项目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资质机构。近年来,开展了“国培计划”和市内外教师培训80余项(其中包括教育部示范性培训项目13项,省市级国培项目40余项,市内外拓展培训项目30余项),培训了5800余名小学语文、数学、科学等学科的教师和教研员,培训质量名列全国同类学科前茅。学院多次被评为重庆市教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“国培计划先进集体”。
百年弦歌,辉光日新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学院将立足重庆,面向西部,坚持小学教育、科学教育、书法学协调发展,抓内涵、创特色、树品牌、求卓越,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、西部前列,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小学教师教育基地。